中国的1426亿棵树是怎么算的?

日期:2025-11-18 浏览:

原标题:为中国1426亿棵树构建“绿色账本”(中国的中国梦之路·人人都是对手)中国有多少棵树?过去,没有人能够明确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答案就在今年发布的中国首张《树木密度图》中——截至2020年,全国约有1426亿棵树,相当于超过14亿人每人“拥有”100棵树。这个数据是我和我的团队“统计”了十多年的。为什么要在中国数树?从真正的需要开始。我国是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过去对森林资源的统计多是在蓄积量等宏观层面。因为新时代,因为绿色发展成为共同事业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对森林的认识不能再局限于一个“粗略”的框架,而是需要一个更加精准的“绿色账本”来计算单树木层面的碳储量、生物多样性支撑能力等。只有准确的数据,我们才能做出科学决策,知道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例如,东部的人工林“太密”,需要间伐,而西部的一些林地“太稀疏”,可以种植。只需计算一下您家人的财产,您就可以妥善照顾每棵树并种植下一棵树。树木的数量也来自于一个“未经证实”的接触。曾经,《Naturean》杂志发表论文估计全球有3.04万亿棵树,但与中国相关的数据还不够。当时我和我的团队扎根森林三年多,积累了很多资料。我觉得中国的森林不应该成为国际研究的“暮光区”。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而且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准、更好。偌大的中国,960万多平方米的土地,怎么能数得清树木呢?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使用技术。二十年前,我曾见过外国学者亲自爬上树,甚至在树上过夜,测量树的高度。我还认为科学研究和测绘研究不仅需要求实精神,还需要现代工具的技巧。握住新技术的扶手,向上行走,你可以更轻松地行走,走遍许多以前无法通行的道路。经过多次尝试,我发现激光雷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回程”的激光脉冲可以准确地勾勒出树木的高度、形状和精确位置。扫描一片森林只需要十分钟。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开发了一种“二元”观测系统,将天空和地面融为一体,像CT扫描一样对树木进行计数。空中有一只“眼睛”,无人机配备传感器,可发射百万每秒激光脉冲数;另一只“眼睛”在地面上,所有东西都是携带设备,以便在他们行进时扫描森林。它结合了俯视、仰视、仰视的不同角度。激光、图像和视频在许多方面相互补充。原本“暧昧不明”的森林,逐渐从泼墨写意变为繁复描绘,变得清晰起来。目前,我们开发的激光雷达软硬件已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10年间,我们走访了超过76,000个样方,收集了超过400 TB的数据。什么概念?如果一张电子照片的大小按5兆计算,相当于8000多万张的大小。做好一个大项目是一个不断迎接和克服挑战的过程。例如,如果森林地面没有被减去,那么如何测量不在森林地面上的树木的高度?同一级别?我们开发了一种模仿地面的飞行算法,使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能够根据地形波动进行调整。做了“CT”后,如何分析森林的海量“胶片”?我们探索智能单树分割算法,以便系统可以自动从复杂的树冠中“采摘”树木以生成树木密度图。遇山修路,遇水架桥。科学研究并不存在一切准备就绪的理想状态。结果总是通过在行动中创造条件来创造的。做科学研究,必须忍耐悲伤,保持冷静。我的办公室里有一本200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这幅图册有上百组,精确到每个树种,是我们的祖先每天翻山越岭,穿行森林,用尺子和铅笔测绘而成的。今天,科技科学在进步,工具在迭代,但脚踏实地科学研究的本质没有改变。在数树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必须积极进取、充满热情。越往“更高的楼层”走,最令我难忘的就是西藏最高的树的景色。穿过湍急的易贡藏布江,大家来到了102.3米的巨柏下。相比喜悦和惊奇,我更多的感受是一种自发的震惊和恐慌。它不仅是一棵树,更是一段活生生的历史,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启发。树木有力量。今后,我将继续工作在测绘第一线,不断完善我国自然生态的数字“账本”,努力为保护这片绿色基础做出更多贡献。 )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