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江阔,风起帆高——观察湖北建设中部崛起

日期:2025-11-06 浏览:

记者 沉红兵 吴志 王子晨 张阳 深秋时节,楚天一望无际,江水宽阔,空气清新,景色明媚。荆楚大地以新的发展理念焕发澎湃动力,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这里能经受住大风和风暴,未来更加光明。”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背景的“湖北答卷”,展现了一条顶住压力、持续前行的发展轨迹。从2020年疫后恢复到2024年突破,湖北GDP已达6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主要目标。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GDP增长6%,保持好于同期、高于全国的态势,主要省份领先华中地区引领潮流。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湖北竞争基础日趋坚实,提前出局的信心将不断增强,支点建设凝聚起强大气场和磅礴力量。记者近日走访湖北多地发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号角。广大干部群众只争朝夕,正在努力推动湖北实现发展水平新跨越,在带动中央纪念和服务全国的工作中展现出更多成绩。 产业基础建设增强借力 在武汉“中国光谷”的试验场,华工科技研发的激光除草机器人正在进行测试。当激光扫描时,杂草立即碳化消失,农作物安然无恙。赖因凭借AI视觉识别等技术,可全天候、多地形工作,草地识别准确率和清除率超过95%。 在城市另一边的蓝图汽车智能工厂,多款新能源汽车在同一条线上生产。通常,整车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内下线。今年前三季度,岚图车辆交付量同比增长8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湖北作为制造业热点,正沿着智能、绿色、融合方向,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以现代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通过创新技术,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体现湖北优势,争取发展新契机、新优势。 去年,湖北光电信息、汽车制造及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电机、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朱万奎表示,湖北省有19个千亿级产业。今年,五个支柱产业有望全部达到万亿级,六大受益产业有望突破5000亿级。 随着工业发展的蓬勃发展,湖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前期下降11.8%第十四个五年计划。 “一江清水向东流,一潭清水向北流”。这是湖北的郑重承诺。作为唯一拥有长江干线流淌超过1000公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省份,湖北以“割腕强人”的决心推动沿江化工企业“搬迁改造”,以“想金物”为目标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以绿色制造为导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湖北绿色工厂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长江干流湖北段水质连续六年稳定在II类,丹江口水库水质继续保持在II级及以上。 良好的产业基础、美丽的绿色生态、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各界投资者。 “我们非常看好湖北的发展潜力,该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10天,确认选址也仅用了3天。” 10月9日,中通快递华中总部基地项目在鄂州开工建设。该项目现场经理颜鹏峰表示,这样的实施效率刷新了中通全国投资记录。 在襄阳,楚能新能源70GWH锂电池开工建设,为当地高原新能源产业增添新支撑;在黄石,胡氏电子追加投资36亿元发展线路板生产线,当地政府更有效地推动千亿级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今年前三季度新增企业59.6万户湖北注册登记企业同比增长27.5%,经营主体数量突破1000万家。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为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坚实支撑。近年来,湖北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在90万以上,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75%以上。 “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处于最好的战略机遇期。”长江经济带质量发展思想联盟秘书长秦遵文表示,湖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跨越。有基础、有责任、有能力建设劳动高地,为国家大局作出更多贡献。 创新驱动并增强领导力 从空中看光谷科学岛,岩石形状的“中国地球镜”格外令人惊叹伊廷。 “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装置”大型科学装置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建设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将为我国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深度工程项目建设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82个学院、132所大学,依托“1个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个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创新平台+525个新型研发机构”矩阵的科技实力,湖北正在努力把科教富裕“家庭”变成强大的科技供给源。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依靠高水平科学技术,引领新生产力发展。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燕飞表示,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作为重中之重,聚焦“卡点”领域和未来产业前沿,整合优势科研力量,发挥技术创新的“硬核”,把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库精准对接,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延展性。 不久前,同样位于光谷的湖北九峰山实验室成功研制出6英寸铟基探测器和激光器外延生长工艺,实现了三维磷化铟从基础装备到基础材料全链条国产化的突破。 九峰山实验室是由当地政府牵头,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建立的创新联盟。是我国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重要的研发和中试平台。实验室主任丁起超表示:“核心的基础技术买不来,也买不到,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真正去做。”实验室自2021年成立以来,产出了多项“国际首创”、“国内首创”关键技术,成为科技自立的排头兵。 一般秘密习近平多次莅临光谷指导科技创新。在光谷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上,无数科技工作者埋头苦干、迎难而上,为科技强国事业注入了湖北强大力量。 去年,湖北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408.2亿元,比2020年增长40.08%。目前,湖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指数上升至全国第七、中部第一。 创新不仅要“开花”,更要“结果”。湖北着力构建北斗式“政产学研、金融服务”创新支撑体系,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关​​键科技攻关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新生产力创新、高端芯片等领域,加快产线提速,创新新生产力。 在武汉盟信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信号采集速度提升20倍,授时精度提升5倍。公司董事长韩少伟表示,团队在北斗领域取得了十余项重要成果,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工程中。 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湖北先后推出创新贷、科技贷等信贷产品,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今年新推出的信用价值信用受到了众多科技公司的好评。符合省科技厅介绍,一些被传统信贷业务拒之门外的初创科技企业和面临短期流动性缺口的高科技企业,迎来了资金的“季节性雨”。 统计显示,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3万家。他们以不足全省2%的法人人数,贡献了60%的科技成果,创造了1.34万亿元的工业增加值。 为推动区域创新合作,湖北还与江西、湖南等4省共同成立中部地区G100国家高新区联盟,与上海、江苏等10个省签署了10个长三角、长三角科技经济协议。一个创新增长极正在崛起,通向中部地区,体现整个合作不尝试,并与世界融为一体。 开放赋能创造更多辐射力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176.9亿元,同比增长25.3%。增速领先于全国主要经济省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3个百分点。 这一成功绝非偶然。目前,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总量的8%,从20年前的3%左右上升到去年的8%。近年来,湖北的贡献尤其显着。 “十四五”以来,湖北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3.2%。这一数字的跃升,标志着湖北从“九省通衢”到“九州之路”、从“货到汉口”到“买销全球”的历史性跨越。 位于鄂州花湖国际清晨,终点机场,货机起降。从这里,湖北的新鲜橙子飞抵新疆亳州,挪威的三文鱼当天就能登上华中地区的餐桌。 “货物快速来到花湖”是对prAsia首个官方货运枢纽机场的生动描述。 作为湖北和中部地区的“海上机场”,花湖机场投入运营三年来,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9条。去年货邮吞吐量突破百万吨。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138%,拉动全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货运航班数量在国内仅次于香港机场、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 随着东航物流等项目的实施围绕机场发展了华中生鲜港和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配送中心等机场产业高端生态系统。与此同时,鄂州螃蟹、潜江小龙虾、江汉大米等“湖北风味”也传遍全国。传统产业随着开放的扩大而重生。仅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就达1841亿元。 开放不止于风。武汉阳逻港直达韩国、俄罗斯的国际航线繁忙运营;在吴家山站,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40个国家,每年开行列车千余列……湖北拥有航空货运、长江航运、国际铁路三大主要枢纽。连接江海、连接世界的梦想已成为现实,内陆腹地也已成为现实。来到开放的前沿。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邹伟表示,湖北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以武汉为中心,1000公里半径可覆盖全国80%的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依托物流组织结构的规模效应和优化,湖北将引领中部地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合作共赢,为促进国家产业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开放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流,更是各种元素、文明的融合。 今年樱花季,武汉以鲜花为媒,举办与世界500强企业对话盛会,吸引超1900亿元项目签约。武汉马拉松赛场上,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名跑者共同感受了这座城市的脉搏。在中国经贸合作论坛上,湖北与欧洲多国达成合作项目69个,合同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长江文化艺术季期间,上海歌舞团、辽宁芭蕾舞团、内蒙古艺术剧院等16个剧团齐聚武汉,观看话剧、舞剧、音乐剧、歌剧…… 水平岸宽,风吹帆悬。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引下,6000万荆楚人民牢牢把握质量发展主题,打造“三丝路”战略枢纽打造“九洲走廊”,推动“九洲贸易”离岸与在岸一体化发展”,推动“九洲一体化”在制度开放上向更深更广领域迈进,谱写新篇章。

0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